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8节 (第2/2页)
他是必然要来的。 来之前,他已经去见过顺王和静王,最后一个才来的李承熙这里。 而且,看样子,宸王李承熙也很明显是在等他。 对于宸王李承熙的敲打,袁天阔身上的气势陡然冷峻慑人,硬朗的薄唇轻启,“自然。” 在大势未明之前,他不会站队任何人。 李承熙要的就是他的这个表态。 只要袁天阔不倒向李承绍,这一局他的赢面很大。 李承熙凤眸幽暗,没有任何动作,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面,却如同坐在高位一般,举止尊贵天成,强大自制,充满着上位者的压迫感和威严。 两股气势相撞,屋中的气氛变得沉重,让人喘不上气来。 宗人府府丞被卷在其中,不由得两股战战,汗如雨下,连连用袖袍擦拭着额角。 他现在走还来不来得及? …… 有了宸王李承熙所提供的蕃僧住址的信息,袁天阔不敢耽误,带人直扑宝慧寺,将藏身在那里的十个蕃僧全部抓捕归案。 经过袁天阔连审了三天,重刑之下,这些蕃僧便全招了。 他们全是鞑靼的奸细。 潜伏在京中,搭上李承绍明面上是想要赚上一大笔银子,可实际上他们暗地里的任务是利用静王李承绍挑起皇权内斗,削弱大萧的实力,伺机窃取大萧的情报。 李承绍不知其身份,还对他们承诺,若是助他登上皇位,就封他们为国师。 看完供词,袁天阔脸黑得阴沉似水。 就这样急功近利、鼠目寸光之人还敢肖想那个位置?! 给了他,他还不得把大萧所有百姓拖到死路上?! 袁天阔拿到了供词之后,没有片刻耽误,便直接进了宫。 谨身殿中,弘德帝越发的衰败了,整个人就像是风中的残烛,不知什么时候一阵风吹过,便会将蜡烛吹灭一般。 供词呈上后,弘德帝久久没有言语。 袁天阔只是沉默地跪在那里,宽阔的背影宛如山般。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,阻止重蹈大汉巫蛊的覆辙,从事发到抓人袁天阔这七天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,每天能睡一个时辰都是多的,更是为了避嫌,没有回过将军府,以防有皇子背后的势力找过来。 还有念雪还在万春园等着他接她回家。 巫蛊案不破,所有万春园的人都有同谋的嫌疑,都不能回府。 念雪身子不好,袁天阔很担心她在万春园住不惯。 虽然,仅仅只有七天,可是,袁天阔已经很思念她了。 “五皇子和御前侍卫统领高凌已经出发去控制左相府和东郊大营……” “去宣旨吧……” 上首弘德帝写好了圣旨,让李三全交给他。 弘德帝的脸色苍白,眼神晦涩,语气却格外冷漠。 “是。” 袁天阔领旨而出。 巫蛊一案,三位审官。 但是,从第一天开审,主审袁天阔便一直缺席。 只有副使翰林院院使刘延清和大理寺卿张恒在,张恒倒是一心想要偏帮静王李承绍,可是,有翰林院院使刘延清在,他也不好做得太过份。 张恒想要对顺王动刑,可是,翰林院院使刘延清不同意,他也没办法。 只能对顺王身边的那个小福子用刑,可是,他用刑,翰林院院使刘延清也会用刑,用刑的对象还是小福子,可是,问的话却是与张恒截然相反。 重刑之下,小福子叫苦不迭,供词反反复复。 一会是先前的供词,一会又说是静王收买他的。 一连扯了七天的皮。 倒是下意识地都将宸王给忽略了,谁也没有叫宸王上堂。 张恒是心虚,不敢让宸王上堂,怕宸王再说出过多关于蕃僧的事情;刘延清则是有心要保宸王,不想宸王扯进这巫蛊之案中,用的是拖字决。 两位副使谁也奈何不了谁。 直到袁天阔拿来了圣旨和蕃僧供词。 静王李承绍因勾结蕃僧巫蛊圣上、嫁祸顺王、证据确凿,本应赐死,但子不教、父之过,终不忍心,故剥夺静王李承绍王位,贬为庶人,终身圈禁! 顺王李承琮虽不是巫蛊案真凶,可是,才能平庸、识人不清,罚俸禄一年,闭门思过三月! 宸王李承熙兄友弟恭、品性高洁、仁义德善,特赐子甲万年金如意一把。 五皇子平定东郊大营叛乱有功,封禧王,主工部。 静王李承绍倒台得猝不及防,如大厦倾覆,土崩瓦解,如梦泡影。 来势汹汹的巫蛊之案,因为宸王李承熙早一步控制了蕃僧的行踪,而终将一场泼天的大祸,消弥于无形。 一时间,从万春园中放出来的朝中百官对宸王李承熙感激涕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