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(51) (第1/3页)
公子从前年就很少亲临藏室,平时里需要什么书,会派遣侍从过来取。景仲延不知道从那里拿来一块素色的布帕,递给昭灵,让他擦拭身上的雨水。 还真是,后来就总是派越潜过来取书。昭灵接过布帕,擦去脸上的雨水,并擦了擦手。 景仲延没接话,只是看着昭灵,看他将布帕搁放在书案上,朝书架走去,在书海驻足,浏览书目。 越潜被流放一事,景仲延有耳闻,不过他并不知道其中的波折。 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帛书,昭灵回到书案前坐下,他将帛书摊开,进行阅读。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涉足藏室,昭灵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这里的氛围,寂静而僻幽。 见昭灵提起越潜,但显得很平静,景仲延这才搭话:臣本以为,越潜不在流放的名单里。 公子灵宽厚仁爱,对自己的贴身侍从肯定会伸出援手。 说是流放,其实跟宣判死刑差不多,景仲延很清楚流刑的残酷。 手指轻轻抚摸帛书,昭灵喃喃道:我本想保下他,但他自己做出抉择。 要是别人听见这样的事,肯定感到很意外,哪有人会自愿舍弃优渥的生活,选择去当奴隶。 景仲延陷入思考,捋了下胡子,过了许久他才开口:臣不感到意外。 前些日子,越潜曾向臣请教学问,询问的就是长陵君与魏况的故事。景仲延尽量让语气显得稀疏平常,并且着手整理自己书案上的物品。 长陵君和魏况的故事,指的便是男子间的□□。 景仲延敏锐察觉到,公子灵和越潜之间的关系,绝不是普通的主仆关系。 长陵君宠幸门客魏况,导致一连串的灾殃,遭人诟病的行径,悲惨的结局,他们的故事一直被用于警戒后人。 昭灵很惊讶,询问:景大夫记得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吗? 景仲延回道:那时公子还没搬入城中的府邸居住,越潜过来藏室取书,当日就我一人在。 臣记得那日窗外开着辛夷花,大概是四月份吧。景仲延望向窗外那棵辛夷树,它满树都是绿色,早就过了花期。 昭灵垂下头,搁在书案上的手拳起,再没有往下问。 原来,越潜在那么早之前,就在思考两人之间的关系。已经无从得知,越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下定决心要离开。 景仲延看向昭灵寂寥的身影,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,在景仲延看来,越潜的抉择很理智。 他受公子灵宠幸,留在公子灵身边,不仅会损坏公子灵的声誉,而且自己有性命之忧。 斜风夹着雨,从窗外洒入室内,景仲延起身,将藏室靠南的一排窗户关闭,当他回来,再去看昭灵,见他已经不在藏室。 公子? 景仲延在藏室四周寻找,最终在后院发现公子灵的身影,他坐在门阶上,望着那间越潜曾经住过的旧库房。 听到脚步声,昭灵没有回过头。 景仲延发现昭灵手里握有一件蛇形项坠,那应该是越潜的物品。 挨着昭灵坐下,望向院墙外雨雾蒙蒙的桃林,景仲延缓缓说道:每次越潜过来取书还书,臣遇见他,总会和他聊上两句。 有一回,他突然问臣当年登上城楼,手执梧桐叶招魂的事,说是在下房听人提及。景仲延见到昭灵手中的蛇形项坠,才想起这件事。 昭灵猛地抬起头,神情错愕。 捋了捋胡须,景仲延继续说道:当时臣故意旁敲侧击,但他似乎不记得幼年遇见凤鸟的事情。 苑囿的生活艰苦,多年后,越潜不记得幼年曾经救治过一只鸟儿,实在很正常。 如今思来,那日他向我提起,便是为了确认吧。景仲延不禁唏嘘,唯有自己最清楚这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。 雨夜,梦中淅沥沥的雨水淋湿羽翼,南山在雨雾笼罩之中,难以分辨方位,昭灵不停地飞翔,直至筋疲力尽,才寻觅到浍水北岸那栋已经倒塌的小草屋,还有小草屋附近那一棵梧桐树。 飞落在梧桐树上,长长的尾翼掠过枝叶,枝叶上的雨水倾倒在昭灵身上,他双爪抓住树枝,抖擞羽毛,将身体上的雨水甩落,一颗颗雨水似珍珠般向四周飞溅。 五彩的羽冠在暗夜里泛着绮丽光芒,凤鸟的到来,使四周的林子静寂无声,他收拢羽翼,闭目而眠,栖息在这棵童年栖过的梧桐树上。 昭灵从睡梦中醒来,睁开眼睛,身处于府邸幽深的寝室中,床边一盏小灯散发出橘黄光芒。 成年后,很少会在梦中化作凤鸟,或许是因为思念,使得他勾起记忆,再次以鸟的形态在浍水北岸的故地重游。 窗外有雨声,苑囿里显然也下着雨,那条沿着浍水南下的大船,它是否也在经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