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73节 (第3/3页)
凭什么都是状元盛言楚却可以和帝师攀上关系!而他俞庚在官场拼搏多年还只是个小小的侍读学士,就连娶的妻室都不如他盛言楚! 心烦意乱间,俞庚一头栽到了翰林院高高的石堆门槛上,牙齿碎了好几颗不说,眼睛里还戳了块石子进去。 盛言楚正跟戚寻芳说话呢,忽然一声鬼狐狼嚎的惨叫在门口响起,两人面面相觑,快跑过去一看,俞庚躺在血泊中早已痛得打滚。 俞庚的右眼伤的很严重,抬出去不多时翰林院就开始议论纷纷。 “谁叫他成天对着荀大人的面貌指手画脚,得,自己如今也成了残缺之人。” “我多次劝他积点口德,他偏不听,荀大人当初毁了容就属他嘴最多舌…” …… 这些说话的翰林官句句不离‘荀大人’,盛言楚听康夫子说过,和俞庚同被册为三鼎甲的探花郎荀凤臻顶着大雪骑马进士游街,因地面打滑马儿受惊撞进了百姓堆中,为了保护老百姓,荀凤臻硬生生拽着马绳拖行了好几步远,俊美的脸庞为此划了一道血淋淋的大口…… 朝廷对官员的相貌有一定的要求,像他们这些身居皇城的官员,几乎没有顶丑的,当然了,岁数大变老变丑不算。 所以当初荀凤臻毁容后,很多人都替荀凤臻惋惜,唯有俞庚下井落石,总是当着荀凤臻的面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,荀凤臻二十啷当岁,毁容后说不难过是假的,再听到俞庚那些不堪入耳的话,荀凤臻一度想过自裁。 好在老皇帝有点良心,念及荀凤臻是护老百姓而毁得容,故而荀凤臻并没有因此被踢出京城,但三年散馆后,荀凤臻依旧没能留在翰林院。 “散馆后,凤臻兄便辞官过起了闲云野鹤的日子。” 戚寻芳漫步忙屋内走,轻笑道:“凤臻兄最擅长的就是作诗,前两日他在茶楼看到你在金銮殿做得那几首诗,凤臻兄喜得当场抚掌大笑,还说等得了机会寻你切磋一二。” 盛言楚微侧头:“荀大人还在京城?” “他本就京城人士。”戚寻芳将桌上的文书一摞摞的往盛言楚手腕上堆,“出了那事后,他颓丧了三年都没缓过劲,没想到辞官后竟悟出了道。” 盛言楚手中一沉:“悟道?荀大人出家当道士啦?” “当道士?”戚寻芳掩口失笑,“他倒是想,可慈文公主不肯呐。” “啥?”盛言楚双手抱住文书,眨眨眼:“荀大人尚了公主?” “尚得还是官家的妹妹,”理清给盛言楚的文书,戚寻芳坐下批写条子,道:“这位慈文公主爱慕风臻兄多年,然又不想下嫁到荀家毁了凤臻兄的前程,故而慈文公主只能含泪嫁给旁人,谁料凤臻兄容貌坏了,而慈文公主恰好夫婿得病死了……” “守了三年寡后,慈文公主奏请官家许她另嫁,官家准了,便给二人赐了婚。” 说着,戚寻芳抬头将写好的条子一并交给盛言楚。 “这些文书你批好后直接送去吏部交给考功司秦庭追秦大人。” 盛言楚点头,再过几天.朝廷就要举行朝考,戚寻芳让他交给吏部的文书都是往年朝考的相关名单,整理好后,盛言楚带着翰林院的官吏来到吏部考功司。 还没进去就听里边的人在笑说俞庚眼睛坏掉的事。 “…先前骂他瞎了眼瞧不上阮家女,如今还真的‘瞎’了眼,哈哈…” 盛言楚手轻扣门,屋内的人见盛言楚身穿翰林院的官服,当即讪笑闭嘴。 秦庭追负手立在窗边,见到盛言楚,秦庭追目光往下移,视线落在那枚小小的碧绿印章上。 盛言楚被端视的心里发毛,将手中的文书交给秦庭追后就快速地离开了考功司。 作陪的翰林小官忍不住笑出声:“秦大人是出了名的古怪,不论是谁,他都喜欢盯着人家看,盛大人日后习惯了就好。” “不是…”盛言楚有口难辩,面红耳赤地道:“他总盯着我腰腹看…” 哪有人这么变态? “哟,”小官躬着身子撩起盛言楚腰间垂下的印章络子,满脸堆笑:“盛大人这印章刻得真精致,下官以为,秦大人定是瞧上了大人的印章。” 印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