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娘和离之后(科举)_第13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37节 (第2/3页)

。”
  盛言楚往墙上一歪,似笑非笑道:“怎么?一听我不是富贵的主,又不跟我走了?”
  几个小孩当即低下头。
  程春娘抹开眼泪,脸上的心疼不复存在,看向小孩的目光越发复杂起来。
  主事的小孩打量了一番船舱,先前摆在床榻上的暖被和大氅早已被盛允南收了起来,如今船舱中冷冷清清的确没什么值钱的东西。
  盛言楚牵了牵衣摆,任由这些小孩的眼睛四处逛。
  “南哥儿。”待看得差不多时,盛言楚淡淡道:“给他们每人散五个铜板。”
  几个小孩一听只有五个铜板,有人皱眉,有人嘟嘴,瞧着就没有满意的。
  盛言楚接过盛允南递过来的钱袋子,抖了抖道:“你们既然从小跟着马戏团的人走南闯北,大抵听说过‘穷鬼当中必有一个读书人’,我一个赶考书生身上能有几个银子?给你们一人五个铜板还是我从牙缝里省出来的。”
  顿了顿,盛言楚又道:“明日船渡要停靠邺城,你们可以用手中的铜板坐牛车去邺城衙门。”
  “去邺城衙门干吗?”说话最多的小孩捏着铜板问。
  盛言楚气定神闲的笑:“自然是去衙门看官家如何惩治那帮贼子,好给你们报仇啊……”
  话一落,几个小孩皆摇头说不去,盛言楚也不恼,散了铜板后将人都请出了船舱。
  至于这群孱弱瘦骨的孩子今晚会在何处过夜,盛言楚压根就没想过。
  -
  人一走,程春娘没好气地摔起手帕,手指抠打桌面蹦蹦响:“是我看走眼了,我还掉眼泪可怜他们,没想到竟是一些嫌贫爱富的主儿。”
  盛允南紧跟着不屑的嘟囔:“叔就不该将他们从老虎皮里救出来,一进来就东张西望个不停,还好咱们舱里的东西都收了起来,若是让他们看到叔的狐皮大氅,他们定扒拉着咱们舍不得走。”
  “财不外露。”盛言楚觉得此话很得当,想起今夜的危险,盛言楚皱眉道:“等明儿到了邺城咱们换艘船便是,一来避开这帮孩子,二来这船我总觉得有事要发生,咱们还是早早撤走才好。”
  程春娘点火燃起炭石,烫了壶黄酒,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暖暖身子,盛言楚一手握着瓷杯,一手撩起舱帘,舱外浓雾遮掩夜色凄冷。
  第109章 【三更合一】 到了京城……
  白雾直到黎明时分才散开, 雾气一开,船渡径直往邺城开去。
  船渡一到邺城,天上就飘起柳絮般的雪花。
  船主派人过来问是否有人要下船办事, 若有, 可以去船头领块红巾系在腰间,到时候凭红巾上船 , 盛言楚喊住船夫, 道:“我们要在邺城多留些时日,这一趟暂且就不坐你家的船了。”
  船夫楞了楞,以为盛言楚是被昨夜马戏团的人吓到了,忙歉意的笑道:“那几人早已不见踪影,昨夜动静那般大, 料想他们也不敢再上船渡顶风作案……几位是交了去京城的船银的, 既然要在邺城下船,那剩下的银子当然要还给你们。”
  盛言楚拱手言谢, 拿了银子后三人下船去了邺城码头。
  邺城码头白茫茫一片, 盛言楚裹紧狐裘大氅,扶着程春娘小心翼翼的踩着积雪往停船的岸边走。
  码头上来来往往人很多,雪地上早已辟出一条泥泞小道, 行走在满是淤泥的雪水上, 盛言楚的棉鞋很快就进了水。
  脚一蹬,能清晰的看到鞋底的雪水往外溢出, 盛言楚哈出一口白气,举目望了眼不远处大大小小的船。
  邺城距离京城至少还有七八天的脚程,如今江面下了雪,船开得要比往常慢一些,算下来怎么着也要十来天才能到达京城。
  水上生活漫长又枯燥, 又遇上大雪,盛言楚说什么也不想委屈自己做小船上京,故而观察一番后,瞄准了码头唯二的两艘大船。
  一艘是商船,这一趟没拉货物,因是空船驶得快,但商船的船舱少,一间船舱的价钱比盛言楚从静绥坐得船渡足足高了一倍不止。
  另外一艘是民船,船舱的价钱倒便宜,但因拉得人多,一路走得很慢,若坐民船去京城,至少十天半个月。
  “坐民船吧,商船的人太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