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不科学_第116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163节 (第2/2页)

名上过高中生物学《遗传与进化》、如今从事生物专业的生物汪。

    ??徐云哪能不清楚这个词代表着什么?

    ??近现代杂交农作物的概念提出于19世纪中后期,技术上的应用大概出现在上个世纪初。

    ??当时海对面的乔治·哈里森·沙尔在玉米育种上利用了杂种优势,培养出杂交玉米,产量增加了30%多。

    ??于是呢。

    ??他便又提出了一个想法:

    ??能不能在水稻上运用杂交技术,培育杂交水稻来进行增产呢?

    ??但这个想法直到乔治·哈里森·沙尔去世都没能成功,因为无法找到能保持杂交基因的载体。

    ??上辈子是水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。

    ??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,雌雄同体,颖花很小,而且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。

    ??所以杂交水稻呢。

    ??简单地讲就是植物界的骡子。

    ??动物界的驴和马杂交,产生后代骡子,但骡子没有生育能力。

    ??要得到骡子,要不停的用驴和马杂交。

    ??杂交水稻也一样。

    ??好不容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杂交水稻基因,不能传承给后代。

    ??如果要像玉米那样,依靠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杂交种子,每天能生产多少种子呢?

    ??少量试验还可以,用到大田生产上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??也正因为如此,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,一直都停留在理论端。

    ??除非……

    ??存在一种特殊的不育系:

    ??它的雄性花粉是退化的,也就是雄花没有花粉,要靠外来的花粉繁殖后代。

    ??有了不育系后。

    ??把它与正常品种相间种植,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,就可以解决不要人工去雄便能大量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的问题。

    ??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好理解,可雄性不育系水稻实在是太难找了。

    ??按照历史发展。

    ??袁国粮团队要到整整9年之后。

    ??才会机缘巧合的发现第一颗雄性不育系野生水稻,也就是赫赫有名的【野败】。

    ??后世诸如汕优63、威优64、冈优22这些国内的主要杂交水稻,全都是这株野败的子孙。

    ??当然了。

    ??说起野败,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:

    ??后世很多黑子拿野败来攻击袁国粮,理由是发现野败的不是袁国粮,而是他的学生李必湖。

    ??这tmd就很离谱了。

    ??首先。

    ??当时的袁国粮去了燕京开会,并不在三亚,所以这个搜寻任务才委托给了李必湖执行。

    ??也就是如果袁国粮没开会,这事儿肯定少不了袁国粮的身影。

    ??其次。

    ??退一万步来说。

    ??哪怕袁国粮发现的时候不在场,这个贡献就不算他的了?

    ??科研团队中的团队二字指得是啥?

    ??后世埃里克·康奈尔完成玻色–爱因斯坦凝聚态的时候磁光阱还是他学生独立设计的呢,你说他不配拿诺奖?

    ??还有伦琴的x射线。

    ??这玩意儿还是通过他老婆的手掌和戒指发现的呢。

    ??历史上这么多大佬有一个算一个。

    ??全程靠着自己实力、没有丝毫外人参与能拿下诺奖的例子也就三个:

    ??普朗克确立量子论、薛定谔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以及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。

    ??按照那些逻辑,剩下的一百多个得主都得把诺贝尔奖章烧还给诺贝尔。

    ??这能成为一个黑点也是够离谱的……

    ??好了。

    ??视线再回归现实。

    ??听到侯光炯的解释。

    ??钱秉穹整个人的呼吸都隐隐快了几分: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